物理法下的空间站
2022-03-05 01:04:12
  • 0
  • 0
  • 0

全球思想家委员会发布

空间站 

转摘: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

空间站(space station)又称太空站、航天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空间站分为单模块空间站和多模块空间站两种。单模块空间站可由航天运载器一次发射入轨,多模块空间站则由航天运载器分批将各模块送入轨道,在太空中将各模块组装而成。在空间站中要有人能够生活的一切设施,空间站不具备返回地球的能力。 [1]

1992年,中国政府就制定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建成空间站是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 [7]

2021年4月29日11时,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6]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9] 2021年9月17日13时30分许,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反推发动机成功点火后,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这是神舟飞船首次在东风着陆场着陆。 [10] 北京时间2021年9月18日10时25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分离,并绕飞至前向端口完成自动交会对接,整个过程历时约4小时。 [11]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1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2次载人飞行任务。 [12]

2022年1月8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地面科技人员的密切协同下,在空间站核心舱内采取手控遥操作方式,圆满完成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试验。 [13]

中文名空间站外文名space station别 名太空站、航天站分 类单模块空间站和多模块空间站两种结构特点体积比较大,结构复杂意 义有人生活的一切设施主要空间站国际空间站,中国空间站等

目录

1 历史沿革

2 基本组成

3 主要特点

4 世代划分

5 具体型号

6 发展规划

▪ 中国

▪ 美国

▪ 俄罗斯

▪ 印度

▪ 企业

历史沿革编辑 播报

空间站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869年,当时Everett Hale为《大西洋月刊》撰写了一则关于“用砖搭建的月球”的文章。此后,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和赫尔曼·奥伯特也对空间站进行过设想。1929年Herman Potočnik的著作The Problem of Space Travel(《太空旅行的问题》)出版并风靡了30多年。1951年沃纳·冯·布劳恩在矿工周刊中刊登了他带有环状结构的空间站设计。二战期间德国科学家曾研究过使用太阳能的轨道兵器,即所谓的“太阳炮”。按照设想,它将是运行在高度在5100英里(8200千米)的地球轨道的空间站的一部分。

阿波罗11号飞船在1969年抢先登陆月球后,苏联在与美国登月的太空竞赛中落败,因此转向了其他方向(如空间站)来展示他们的航天实力和开发太空资源。礼炮1号于1971年成功发射升空,它是人类历史上首个空间站。但不幸的是3名航天员于1971年乘礼炮1号上的联盟号飞船返回过程中,由于返回舱上平衡阀异常打开造成返回舱失压,导致3名航天员全部死亡。美国紧随其后在1973年发射了天空实验室号空间站,它携带了一系列的望远镜,科学家在上面做了许多关于医药、地质和天文等方面的科学实验。苏联在1986年发射了和平号空间站的核心舱,并在接下来的10年间不断运送新的模块在空间组装,1996年建成了由6个模块组成的和平号空间站,该空间站服役至2001年。期间有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航天员拜访过这个世界著名的空间站。1998年11月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模块(曙光号功能货舱)发射升空,随后陆续发射的模块对其逐渐进行扩充。它由多个国家分工建造、联合运用,成为国际合作进行太空开发的标志。自2000年11月至2017年3月,国际空间站上保持至少3名乘员。

1992年,中国政府就制定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建成空间站是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 [7]

中国在2011年9月29日发射了天宫1号目标飞行器。天宫1号将分别与随后发射的神舟8号、神舟9号、神舟10号飞船交会对接,从而使中国掌握了交会对接技术,为开展中国的空间站建设奠定了基础。 [2]

2021年4月29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已完成推进剂加注,计划于29日中午11时许发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5] 。

2021年4月29日11时,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6]

2021年6月17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陈善广在直播中透露,在这次的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女航天员刘洋、王亚平都会参与到飞行任务中,此外第三批航天员已经选拔完成,其中也有女性航天员。 [8]

2021年9月17日13时30分许,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反推发动机成功点火后,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这是神舟飞船首次在东风着陆场着陆。 [10]

北京时间2021年9月18日10时25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分离,并绕飞至前向端口完成自动交会对接,整个过程历时约4小时。 [11]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1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2次载人飞行任务。 [12]

北京时间2022年1月8日7时55分,经过约2小时,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地面科技人员的密切协同下,在空间站核心舱内采取手控遥操作方式,圆满完成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试验。 [13]

基本组成编辑 播报

单模块空间站的基本组成是以一个载人生活舱为主体,再加上有不同用途的舱段,如工作实验舱、科学仪器舱等。空间站外部必须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和对接舱口,以保证站内电能供应和实现与其他航天器的对接。

单模块空间站一般由下列系统组成:

结构与机构系统

电源与供配电系统

温度控制系统

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

推进系统

机械臂系统

测控和通信系统

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

乘员系统

对接机构系统

仪表与照明系统

数据管理系统

主要特点编辑 播报

空间站特点是体积比较大、结构复杂,在轨道飞行时间较长,有多种功能,能开展的太空科研项目也多而广。

空间站的特点之一是经济性。例如,所有的空间站都不具有返回地面的功能而是在太空接纳航天员进行实验,可以使载人飞船成为只运送航天员的工具,从而简化了空间站的结构,既能降低其工程设计难度,又可减少航天费用。另外,空间站在运行时可载人,也可不载人,只要航天员启动并调试后它可照常进行工作,定时检查,到时就能取得成果。这样能缩短航天员在太空的时间,减少许多消费,当空间站发生故障时可以在太空中维修、换件,延长航天器的寿命。增加使用期也能减少航天费用。因为空间站能长期(数个月或数年)的飞行,故保证了太空科研工作的连续性和深入性,这对研究的逐步深化和提高科研质量有重要作用。 [3]

世代划分编辑 播报

空间站可分为以下几代:

第一代空间站:特点:单模块,一个对接口(礼炮1号、礼炮2号、礼炮3号、礼炮4号、礼炮5号)

第二代空间站:特点:单模块,两个对接口(礼炮6号、礼炮7号)

第三代空间站:特点:多模块,积木式结构(和平号空间站)

第四代空间站:特点:多模块,桁架结构和积木式的混合结构(国际空间站)型号

具体型号编辑 播报

礼炮号系列空间站(Salyut)

礼炮系列空间站由前苏联建造,其中礼炮1号是人类的第一个空间站。这个系列的空间站在1971年到1985年间服役,期间一共发射了礼炮1号至礼炮7号共7个空间站。它们的任务是完成天体物理学、航天医学、航天生物学等方面广泛的科研计划,考察地球自然资源和进行长期失重条件下的技术实验 [1] 。

天空实验室号空间站(Skylab)

天空实验室号是美国的空间站,1973年由两级的土星5号运载火箭发射入轨,同年,先后发射了3艘阿波罗号飞船(即阿波罗号飞船)的指挥-服务舱与其交会对接,每次送去3名航天员 [1] 。

和平号空间站(Mir)

和平号是前苏联设计建造的空间站,为上述礼炮计划的后继项目。它于1986年发射升空,并在接下来的十年间陆续对接了5个模块,一直被运用到2000年。苏联与美国在这里进行过航天项目的合作,许多不同国家的航天员也曾到访过和平号进行工作。它被废弃后于2001年受控在再入大气层中烧毁。

国际空间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ISS)

国际空间站是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俄罗斯联邦航天局(RFSA)、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加拿大太空局(CSA)和欧洲空间局(ESA)等共同建造的空间站项目。它在1998年开始建造,各功能模块在其后被陆续送入轨道装配,2011年2月国际空间站组装工作全部结束 [1] 。国际空间站是人类拥有过的规模最大的空间站。

天宫1号目标飞行器(Tiangong 1)

神舟号飞船与天宫1号目标飞行器即将对接示意图

神舟号飞船与天宫1号目标飞行器即将对接示意图

天宫1号是中国独立设计建造并发射运用的目标飞行器,它于2011年发射升空。天宫1号与随后发射的神舟8号至10号飞船进行对接,使中国成为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神舟8号已于2011年11月1日发射,并在11月3日和15日两次成功与天宫一号对接。2012年6月18日中午,神舟9号携3名航天员和天宫1号对接成功,航天员成功进入到天宫1号内部。2013年6月13日13时18分,神舟10号携3名航天员再次和天宫1号对接成功,航天员进入到天宫1号内部,共开展为期15天的在轨生活和科研活动。2013年6月20日10时起,中国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1号上进行了一次50分钟的太空授课。

天宫2号空间实验室(Tiangong 2)

天宫2号空间实验室是中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其规模比空间站要小,但可做一些为建造空间站服务的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如推进剂在轨加注技术。2016年9月15日天宫2号发射成功,经过变轨进入了等待与神舟11号载人飞船交会对接的轨道。10月19日实现了神舟11号与天宫2号的交会对接任务,航天员进入天宫2号内工作和生活,完成了30天的太空驻留任务。预计2017年4月中下旬将发射天舟1号货运飞船,在天宫2号配合下,完成在轨推进剂加注试验。

发展规划编辑 播报

中国

中国预计2016年后将推出天宫三号空间实验室,不过,为了节省经费,天宫三号和二号合并,前者的实验在后者上完成,天宫三号的建造和发射计划被取消。届时将在2020年前推出三座模块化的60吨空间站。项目921-2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建造载人空间的工作名称站。公众可以提交名称和符号建议,以装饰计划中的中国太空站。

美国

从2015年开始,美国航空航天局正在为“超空间轨道(BEO)空间和转运车辆的下一代空间技术探索伙伴关系(NextSTEP)”开发深空栖息地(DSH)。 [4]

俄罗斯

2008年4月,俄罗斯航天局提出建造太空太远的轨道建设场地(OPSEK),不能直接从地球发射。国际空间站退役后不会开始建设或完成。该计划已由Anatoly Perminov于2009年6月17日向ISS合作伙伴介绍。

轨道技术商业空间站是俄罗斯公司(Orbital Technologies)的一个项目。CSS旨在适应不同的功能,例如:实现基于空间的微重力研究;提供商业人类航天,太空旅游和国家赞助的人类航天计划的目的地;作为国际空间站及其船员的备用和紧急避风港;促进产品开发;促进卫星维修和维护;为人类太空飞行任务提供了一个分期的前哨基地,超出了低Åarth轨道;提供独特的遥感平台。

开发和销售车站的业务安排最近由俄罗斯的Orbital Technologies公司澄清,该公司正在与Rocket and Spac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Energia(RSC Energia)合作开发车站。

印度

印度计划升级其ISRO轨道车辆,在印度的人类航天计划之后进行会合和对接。

2022年1月,印度原子能和太空发展部长吉滕德拉·辛格在议会上宣布,印度的第一个空间站将于2030年建成。 [14]

企业

2011年12月,波音公司提出将节点4作为勘探网关平台的核心,在国际空间站上建造,并通过空间拖船重新定位到月球拉格朗日点(EML-1或2)。该平台的目的是在前两次SLS航班之后支持使用可重复使用的月球着陆器的月球着陆任务。它也将绕过需要用于月球任务的L1推进剂仓库。其他硬件将包括气锁,“国际模块”和基于MPLM的栖息地模块。

2012年2月,花花公子与维珍银河联合提出了一个轨道“空间俱乐部”。他们的计划包括餐厅和零重力舞蹈俱乐部。

美国公司Bigelow Aerospace正在开发一个私人轨道综合体Bigelow商业空间站。 Bigelow建议使用BA 330可扩展航天器模块以及中央对接节点,推进,太阳能阵列和附加的船员舱来构建空间站。计划在2014年初步推出空间站组件,部分站点早在2015年就可以租用。Bigelow于2010年10月开始公开将第一台Bigelow车站的初始配置 - 两个Sundancer模块和一个BA-330模块参考为Space Complex Alpha。第二个轨道站 - 太空复合体布拉沃 - 计划在2016年开始发射。截至2017年6月,阿富汗太空复合体的发射已经从2020年开始在阿纳特V和Falcon 9号运载火箭发射,从卡纳维拉尔角开始。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概述图册

概述图册(2)

解读词条背后的知识查看全部

知识分子 国内领先的科学媒体平台

流浪地球中的空间站为什么像个大轮子?而且和现实中的完全不同?

同名小说的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已经在大年初一和大家见面啦,相信很多人都对电影中的空间站印象深刻,当地球面临覆灭的威胁的时候,它承载着人类的希望,电影最后它又成为了拯救地球的关键。为啥这些科幻大片中的空间站都像个大轮子?

2019-02-12363

爱范儿 轻知计划签约作者,未来计划签约作者,广州爱范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官方帐号

Space X 派机器人船员进入空间站,科幻片场景成真了

在 1968 年的科幻电影《2001 太空漫游》里,有一个 AI 宇航员 HAL 9000 , 它拥有宇航员所需的一切技能,最后甚至摆脱了人类的控制。最近一个叫CIMON的 AI 机器人将搭乘 Space X 的猎鹰 9 号火箭发射升空,前往国际空间站协助宇航员工作,CIMON也将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进驻空间站的 AI 机器人。

2018-07-02222

科普中国·十万个为什么 中国科协·少儿出版社主办

空间站怎么进行补给

空间站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人类在太空的“航天母舰”。已经坠落的“和平号”空间站曾飞行15年,现在正在运行的“国际空间站”也已飞行了13年之久。

2017-09-04214

TA说 资深军事领域评论解读

美国为何同意中国参与未来空间站?俄专家说出实情

现在已经不是20年前,如果说那时还可以忽视中国的贡献,现在在中国独立进行载人航天、建设太空站的背景下,美国已经没有了继续封锁技术的必要性,因为中国人已经在航天领域追赶了上来,具备自身的技术优势。

2017-09-2895

环球科学大观 心理咨询师,情感领域创作者

2023年中国天宫空间站建成,可与国际空间站相媲美

近10年来,中国的航天科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五月初长征五号的顺利升空,有国外航天机构认为中国航天已经完全超过欧盟、日本等国。六月初有外媒报道称,中国国家航天局公布了建设天宫空间站的新计划,预计这个中国即将建成的新空间站(CSS)将在未来与16国共建的国际空间站(I...

2020-06-1174

1/2

卫星通信

▪ 卫星通信网 ▪ 多普勒效应 ▪ 能量扩散 ▪ 数字卫星

▪ 通信卫星 ▪ 窄波束天线 ▪ 广播卫星 ▪ 低轨道地球卫星

▪ 中轨道地球卫星 ▪ 对地静止卫星 ▪ 同步地球轨道卫星 ▪ 同步通信卫星

▪ 高轨道地球卫星通信 ▪ 高轨道地球卫星 ▪ 多波束卫星 ▪ 国际电信卫星[网]

▪ 国内通信卫星[网] ▪ 海上移动卫星系统 ▪ 军事通信卫星系统 ▪ 多卫星网

▪ 全球多卫星网 ▪ 卫星广域网 ▪ 高空平台电信系统 ▪ 流星余迹通信

▪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 全球通信卫星系统 ▪ 全球定位系统 ▪ 数字视频广播

▪ 直播卫星 ▪ 直播数字卫星 ▪ 直播卫星系统 ▪ 转发器

▪ 卫星控制中心 ▪ 地面交换中心 ▪ 地球站 ▪ 卫星通信地球站

其他科技名词

参考资料

1. 李颐黎.遨游天宫:载人航天器.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16:269-272,306

2. Morris Jones (12 July 2011). "Time Enough for Tiangong". SpaceDaily. Retrieved 2011-07-12.

3. Thomas Kelly; et al. (2000). Engineering Challenges to the Long-Term Oper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pp. 28–30. ISBN 0-309-06938-6.

4. Doug Messier (August 11, 2016). "A Closer Look at NextSTEP-2 Deep Space Habitat Concepts". Parabolic Arc. Retrieved 14 August 2016.

5. 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将于29日11时许发射 .新华社[引用日期2021-04-29]

6. 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 .央视网[引用日期2021-04-29]

7. 我国为何建空间站?中国空间站有什么亮点?权威回答来了 .央视网[引用日期2021-06-16]

8. 空间站任务中会出现女航天员吗?答案在这里 .百家号[引用日期2021-06-17]

9. 神舟十二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 .央视网[引用日期2021-06-17]

10. 成功着陆!神十二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安全降落 .人民日报[引用日期2021-09-17]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